|
9 L6 l. ^6 U: {. p% `
g, t1 h0 m5 F2 G7 g' i
- `+ v& ?' H, p2 V! Y
* u0 ]* i. ^4 m6 U; l# E7 _ 1992年9月,四川省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女子班的孩子在上课,一个孩子的父亲透过打碎的窗玻璃看着教室。二排右三的女孩为乃古莫子作。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O- `/ o6 i6 l3 v" _1 B" i) ?
1992年9月,新华社四川分社摄影记者陈燮走进大凉山深处的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这是当时大凉山第一个为彝族女童开设“女子班”的学校。在校采访期间,他拍下了这张照片,画面中二排右三就是乃古莫子作。
) v) C" q2 o S- }+ u 手捧照片,乃古莫子作细细端详。今年42岁的子作是普格县花山镇卫生院副院长,照片里的她刚满10岁,在东山乡中心学校上二年级。时隔32年,透过照片,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当年有一个叔叔拿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相机)来我们学校,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随时拍照记录,能有这样的照片真的太难得了!”
" _$ v+ U' P+ |- v0 z# @* M+ F \9 @0 E
$ }+ N* z2 n% h; [% f0 J 1992年9月,四川省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的老师敲击汽车轮毂代替上课铃声。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k W7 q9 Y6 e0 d* S
+ u/ k% o J9 ~8 r7 n- u5 o4 a: C; K- D; G
7 R5 l3 {* n) C, X! C, [8 t I
1992年9月,四川省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女子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跑步。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 z" ]2 J* O5 E+ V; O 大凉山曾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解决女童入学难的问题,诞生了许多专门为彝族女童设立的“女子班”。! k; e3 h" Q: C( X3 ~$ S
子作家里有5个孩子,她排老二,小时候除了帮家里干活,还需要照顾弟弟妹妹。得知开办“女子班”后,父母将子作和妹妹送进学校。“小时候都是在山野里,不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父母说上学好,能够走出大山,便去了。”子作回忆。
2 s2 m9 v. b4 s5 C- S) ~ 从家到学校要走两个小时,放学回家后还得帮母亲分担家务,只有晚上才能点着煤油灯写作业。慢慢地,子作学会了读书写字,后来还考上了中专。( i7 J. s8 B; Q1 j- \
; f2 C! l3 o7 V
7 k4 P. Y, ?. ?. n, U9 ~ 这是从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东山小学(右下角,原东山乡中心学校),左侧半山腰依稀可见普格县城(9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9 Y- E! A p, z0 C% p2 L
; ]7 x2 B: e' O7 f
0 u' `6 E; G I9 N* g, |& u" ^/ f1 K, I 这是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东山小学(原东山乡中心学校,9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2 Q. _4 U, ]2 ~' U) {; w$ s
, {9 P, t K/ `2 b( e* Z6 z* q7 _9 ?! S4 `; j$ j
9月20日,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东乡小学学生在打篮球。
" e c3 p5 Z0 i8 x2 v- d+ _! ~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任老师,在成长中的每一个关键时期,朴实勤劳的父亲都为懵懵懂懂的子作指明了人生方向。“父亲说,人总会生病的,生病时如果有医生在场,那再好不过了。”于是,子作选择了学医。
+ `4 q8 z0 W1 K, h( E% c5 d 学医过程中,子作有过胆怯的时候,但在医院实习时,她看到病人在接受治疗后,能够开心健康地出院,便坚定了自己的选择。8 b; j, A$ f; P! R
中专毕业后,子作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医,也组建了小家庭。1 o/ x0 f# W$ t4 x3 @1 \% u3 Z; l
% @# W @( [( o
) l& d, |/ s2 W 9月20日,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卫生院,乃古莫子作(左)为病人测血糖。- _9 _& T) {/ ]; S1 }. Y
; ?8 T) R# s( K# {
! K5 I `6 A, g- \6 n 9月20日,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乃古莫子作(右)和同事刘迁琴带着医疗设备上门为留守老人体检。) U2 Y2 g, e/ R' G# P+ s
9 h7 x$ w4 A+ T+ @" F% U) }4 V5 p0 x; s R5 ?; E8 W
9月20日,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一户村民家中,乃古莫子作为老人检查身体,询问病情。7 z; F* H9 d8 O- ]7 E
# k5 F" G( e9 U7 P
# A3 P _5 L" B2 q; m 9月20日,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一户村民家中,乃古莫子作为老人做心电图检查后查看报告。
$ o3 p% v, A5 z7 A' f' `2 Q9 k 考取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一直是她最大的愿望。“以前没有网课,只能看书自学,孩子小时候调皮,稍不注意就把书撕得稀碎。”想起这些细节,子作笑了起来。备考的日子虽然坎坷,但也留下不少回忆,“脑子记不住就全靠手写,每次备考都要写满满的三本笔记本。”
+ ?/ b5 \4 i0 F& ^- z/ y; y" S* J. W& `/ [( E4 k8 U, V- ^0 Q
( d& |" A0 S; \/ l
9月20日,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卫生院,乃古莫子作在工作间隙上网课,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准备。
1 U4 Q2 y$ x& @. U$ f- B- Q
( d, X. S5 }: o( Z9 P' u9 q O& f4 [2 x
9月20日,在位于四川省普格县的家中,乃古莫子作展示自己曾经备考医师资格证书的笔记本。
+ B! Y* E& t& l# W( {. K4 V 工作、家庭、备考,每一件都无法放弃。在不懈坚持下,子作获得了大专、本科文凭,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两本证书,进入花山镇卫生院工作。- g$ ~! _) x! C. _6 F
经过脱贫攻坚,大凉山的面貌已发生深刻变化。“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学习、就医资源也不错,希望自己能尽快拿到更高职称证书,带领基层医护人员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子作说。4 |8 q K% [9 U2 v; D6 Q3 m
# T+ f/ a3 m5 b* Q1 Y" R
: |: ^. a; `( ]8 U# c6 R, Q 9月20日,在位于四川省普格县的家中,乃古莫子作展示自己的中专和本科毕业证书。2 o `6 }) d9 K& |
. {+ i5 f" f1 ?3 I8 `4 X, |+ Z
0 h* D3 j0 Q5 R* _) Z 2018年乃古莫子作(后右)和家人的合影(翻拍照片)。2 J) X. w# b( |& B' Q1 q, h
/ q, {, k+ i1 m% i! u
$ ? S: @$ P! }9 s+ K 9月20日,乃古莫子作在四川省普格县花山镇东乡小学(原东山乡中心学校)教学楼前。
5 [3 k1 T2 y3 U. y; Q! t 子作五姊妹中,4个孩子均取得大专或本科文凭。如今,教育条件显著改善,大凉山的孩子们有了更大的人生舞台。% h* |, O# |! i5 U; Y9 |8 s
点开视频
) Q, w' @7 p6 b1 P1 M! l听乃古莫子作讲述老照片的故事 + E* V' N: |, V; L% x8 C
↓ * E* V1 x, g' _ C9 T- F
* W# u: y$ `4 n4 r( z! H统筹:宋为伟 韩芳
5 S, \5 o( S- g" {7 N" R# E记者:胥冰洁
V5 N& k% v6 r* r, U" r制作:陈恩琪 刘琼 * S( [2 t6 y; J; P" V) p4 n
新华社摄影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