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大冰的风评恐怕是“一言难尽”的。民谣歌手、文青偶像、科班画师、手鼓艺人、诗人……此前,大冰纷繁复杂的自我介绍,屡屡引发读者的调侃。他好像以一己之力,毁掉了“斜杠青年”这个富有情怀的概念。而他那些屡登畅销书榜单的著作,也常被吐槽矫情、做作、有鸡汤味。0 x1 |% x4 |0 `, x8 B
不过,最近的大冰,却有逆风翻盘的势头。他化身直播间的“知心大叔”,与网友进行连线互动,获得网友“大冰老师真的很好、很真诚”的评价。还有网友模仿大冰畅销书书名的语气说:“别再笑他了好吗?好的。”
8 R* E/ C1 v1 i/ m; J2 [% I大冰试水网络直播,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操起了“老本行”。曾经是电视台主持人的他,在直播中显示出新手主播不多见的临场驾驭能力。比如,有网友可能因为等待连麦时间太长睡着了,直播时传来了呼噜声,面对这种有点尴尬的场面,大冰的反应不是急忙结束连线,而是顺势唱了一首安眠曲。
# f9 I0 [ z5 j# ^- Y7 W: e: @大冰并不是第一个走进网络直播间的作家,此前,已有不少知名作家走到镜头前。其中,不仅有与市场联系紧密的畅销书作者、通俗文学作家,也包括王蒙、莫言、梁晓声、余华等严肃文学作家。
! A1 Y" A; X4 X* j在社会对作家的期待中,始终存在“与公众交流”的部分。在平面媒体占主流的时代,很多作家除了写作,就时常参与讲座、座谈会、签售会等公共活动。对于德高望重的作家,人们时常希望其扮演“人生导师”的角色,为读者答疑解惑。
5 w `: Z. A" u- _2 n1 ?5 Y* F* P/ c$ p3 X7 \0 Y+ F) o1 ?0 _5 W2 S. e
! K; R" N5 i) r, W6 h% }
视觉中国供图
2 L: K6 I$ B4 \
. |, h7 Q0 U, H& ~9 a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走进网络直播间,是上述公共交流属性的延续。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变化,阅读的载体也发生了变化,作家与公众交流的途径自然面临切换。通过网络直播,公众得以看见文字背后那个“真实的人”,与作家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
3 d* {: t/ X1 x' b5 r0 R) F作家“触网”从事直播,一部分是出版机构的推动。作家本人逃不开“王婆卖瓜”,尤其是对于知名作家而言,其以往积累的形象声誉就是图书销量的催化剂。随着出版业的营销主战场转移到线上,作家也承担了更多推介作品的“义务”。
. Q! L/ Y5 n" I8 K作家群体里不乏“i人”(性格内向者),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不在同样的频率。当“i人”作家被推到直播台前,他们很难像写作时那样妙语连珠。早些时候,作家李娟在与董宇辉访谈直播时,就时常陷入“无话可说”的状态。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书的销量,网友有时也并不关心作家究竟说了什么。在那场直播中,仅仅一个半小时就卖出了17万册书。
5 D& E; o$ @& v" M, k9 C& g像大冰这样控场经验丰富的写作者,则通过网络直播开辟了新的舒适区。脱离了文字出版所必须的字斟句酌,大冰在直播时反而多了几分松弛感。从装修注意事项到家庭关系处理,大冰都能以接地气的姿态点评一二,不仅具有自媒体创作的“网感”,还赢得了“略显真诚”的网友好评。8 v5 S h1 I5 A, ^6 O
作家参与网络直播,直面滚滚流量,是否就是不务正业?其实,是否及怎样参与公共表达,每一个作家都有选择的权利。一个作家大可不受嘈杂的网络舆论场干扰,以文学“苦行僧”的姿态沉浸于写作之中;与此同时,积极与公众对话,尝试新兴媒介交流,未必意味着作家的精神迷失。
, n; N5 U9 V V! z- y& K在广播电视媒体兴盛的年代,也有作家积极投身其中。有的作家在电视综艺里当评委,有的作家在广播电台客串DJ,给相关节目增添了“文化味道”。只要这种身份转换是自洽的,外界也不必替作家担忧——二流作家也许会成为一流主播,一流作家也可能是蹩脚的演说者。# Q+ t' e! r; }/ Q. v
如果有作家把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等同于作品的受欢迎度,那可能就是一场误会了。作家固然有机会在直播间建立起自己的“粉丝团”,但基于粉丝心理的互动很难替代依托于文本的高质量交流。读者始终是通过作品认识作者的。只有在文本的对话中,作品才能抵达读者的灵魂。
( S$ M3 P- L5 w' v4 p! e0 S把自己而不是作品放在公众面前,对作家来说也未尝不是挑战。当苦心经营人设成为作家的网络生存之道,“翻车”也成为难以逃脱的风险。直播或许能让公众消除过去的偏见,但也让作家失去诠释自己的空间——当一言一行乃至每一个表情,都被置于网络的放大镜下,写作者的从容可能荡然无存。% { c) T& K* t0 ?5 m P
对于作家与大众的关系,钱钟书曾发表过这样的名言:“假如你吃了个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说,读到了有影响力的作品,人们难免有认识“母鸡”的愿望。对作家而言,“下”好作品这颗“蛋”,永远是对读者最好的回馈。
( u0 J8 i# e& z* V 【责任编辑:郭韶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