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mesZhong 于 2021-11-5 10:02 编辑 1 p1 @' S1 F' r! h! l0 s
9 f o! J P( p7 F买保险七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第一个:有买就可以了 买保险是风险转移,不仅要买对还要买全。生老病死残,哪一个不是风险,甚至活着太久,本身都是有风险。意外险永远解决不了健康问题,而百万医疗险也解决不了发生大病的收入损失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保险的明显区别。建议你今天好好阅读自己的保单,看看赔偿金和赔偿范围是否足够。涵盖的病种类和数量,残疾的定义以及赔偿金怎么算?意外赔偿的定义以及自己是否有特定需求?多了解自己保单的优缺点。而不是一味的有买就可以了。 买保险不是拜神。不是有拜就有保佑。买保险也要对症下药。 第二、不要首买全能保险 无论它看起来多全多好,多吸引你,都不要买。告知你保障投资两不误,可是其中的保障与投资账户的分配,理财产品的选择,都需要随时调节选择。 一旦你买了,用到时你会发现看上去什么都保,实际上什么都保不好。 全能险完全就是个纸老虎,中看不中用。 一定要记得,捆绑套餐永远都有鸡肋存在。 第三、预算不多,所以就不买。 很多人刚踏入社会,因为收入社会不多,所以能省则省就不买保险,把买保险的计划纷纷延后。很多人并不知道。刚踏入社会的我们,虽然年轻力壮。但也是经济基础最不稳固的阶段。只要一丁点儿的病魔缠身。就可以把我们的经济状况迅速打入谷底。重则把整个家庭的生计都拖进去。 保险和任何东西一样都可以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预算不多的时候,不妨可以从购买意外保险以及定期保险开始。等收入稳定和逐步提升后再添置其他保单。 第四、不要以为熟人好办事。 现实中很多人通过熟人买了中看不中用的人情保单,还只能忍气吞声。 但其实合理的保险配置涉及到家庭财务信息、个人健康信息等隐私,熟人不一定好办事。 第五、不要幻想一步到位 配置保险不可能一步到位,人生就没有一步到位的。每份保单的赔偿金额都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计算,也就是说在10年前10万加币的赔偿金也许够用,到了今天可能要25万的加币才够用。这是因为医疗康复费用的通货膨胀率比我们平时看到的通胀还要夸张。况且10年前可能是单身狗的你。今天可能已经组建家庭。你的经济能力和负担都不相同。所以要检视你的保单有什么需要增加的?有什么需要维持的?否则可能会面临赔偿金不够用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先上车,永远保证当下和未来的二三十年有足够的保额。 能力大了,责任重了,慢慢追加。 第六、不要选择短期交费 不管小孩还是大人,重疾险交费期限越长越好。交得越快,价格越贵,所以我们买保险时尽量延长缴费期,利用杠杆让利益最大化。而缴费期限也很容易理解,这就好比我们去买房贷款。 别人选择 20 年还款,你选择30 年还款,每个月还的钱肯定就会少一点。 不要去计算几十年下来多交的小钱,要看被通货膨胀稀释的大钱, 更要看一旦中途缴费期内发生风险,后期豁免的钱。 第七、有社会健康卡或公司有保险就足够了 的确,加拿大社会医疗体系相对发达,大小疾病都有相应报销政策;包括公司有帮你买的保险,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但是以上两者均是报销型医疗给付,只对已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比例补偿。但是疾病发生或后期的各种生活费用、康复费用并不在报销范围内。我们还要为后续的生活费用负责,包括家庭成员中其他教育、养老等开销。而且万一自己因病失业或者处于离职还没有开工的阶段,谁给自己提供保障?谨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牢不可破的铁饭碗。 保险是一项风管理风险的工具。多了解保险,除了可以帮助你购买得到合适的保单,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最主要的是在自己和家人身体都健康时,财力支出都允许的情况下,提前规划,尽早获益。尽早将那些随时都可以发生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让自己和家人尽情享受眼前的幸福美满的生活。
& E9 y1 F* D0 G) v
6 l, Z a- p. D; |: S3 U: B& i& O0 s! j" K* \! v7 `" j' X
) Y8 b; V! B, e, z% H7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