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关于中国电动车的关税问题,最近成了一个让政府左右为难的话题。去年的10月,联邦政府宣布对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理由是要保护本地车企免受所谓“不公平竞争”的冲击。但一年过去,市场的反应似乎和当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 d5 `. \& r+ K$ Z; g- B+ q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纯电动车销量直接下滑了近四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也有小幅下降,只有传统的混合动力车型逆势上涨六成。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原本设定的目标——到2026年让零排放汽车占到轻型车销量的20%——也被总理卡尼亲自叫停。很显然,市场热情不足,消费者兴趣被浇灭了。
G# z1 ]8 \; P- I* Q ^/ X4 Y* S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政府和各省推出的购车补贴在陆续取消,消费者买电动车的门槛本来就高。另一方面,加拿大市场上能买到的电动车,大多数售价都在五万加元上下,便宜的几乎看不到。 1 B* [) n, S( v( w6 N: m+ X& E7 ]
而如果看看中国市场,像比亚迪的“海鸥”这种小型电动车,折合加元不到两万,就算加上运输和安全认证,也依然比加拿大能买到的车型便宜得多。难怪不少人觉得,加拿大人明明有选择便宜环保车的机会,却硬是被关税堵在门外。
" x0 }) W, i h8 J正因为如此,最近的一项民调才显得格外刺眼。CTV与纳诺斯研究公司联合做的调查显示,62%的加拿大人支持或部分支持取消对中国产电动车的100%关税,希望用这个交换条件,换来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尤其是油菜籽关税的取消。
* E$ c# p2 e2 W% m' F3 R+ W要知道,中国去年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了同样高额的关税,直接让农民们压力山大。现在不少人觉得,如果能通过调整电动车关税来帮农民争取到出路,那也算是一个双赢的办法。
7 U: E- h! q, M( q不过,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联邦农业部长麦克唐纳在回应时也很谨慎,他承认政府正在考虑下调关税,但强调首要任务是保护农民,同时还得顾及其他行业的利益。换句话说,车企的声音同样不能被忽视。
0 P8 w- b7 F9 s( B6 [8 t! a! D事实上,加拿大汽车产业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放开市场。代表底特律三大车厂在加拿大业务的车辆制造商协会就直言,如果取消关税,后果不只是市场被中国车占领,还可能招来美国的强烈报复。毕竟美国早已对中国电动车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加拿大放松,很可能在北美市场被视为“软肋”。协会的CEO金斯顿甚至说,这样做等于给加拿大制造业敲响“丧钟”。 0 d# S6 w( V J0 J1 ]* ]; x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的沃尔佩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指出,中国的电动车之所以能卖到那么低的价格,背后是巨额补贴和产能过剩,根本不是市场规律下的正常价格。 ; ^' ^; G9 [5 o( t
如果任由这些低价车进入加拿大,本地零部件供应链和制造业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更糟糕的是,中国车企不会在加拿大采购零部件,也不会带来多少就业岗位,最终损失的还是本地工人。
, J9 ?0 e& w* `工会组织的声音也很强硬。加拿大最大私营工会Unifor的全国主席直接点名,如果撤销关税,让“不公平的中国电动车”大量进入,那将是政府能做的“最糟糕的决定”。 7 f9 A; q' O8 i9 D A% n
她呼吁政府不仅要继续守住关税,还要通过补贴和投资建设来真正扶持本土电动车产业。钢铁行业也在敲警钟,认为一旦本地车市受挫,相关的原材料产业也会受到连锁打击。
' ^5 @( o* e5 O( R, }- c& J汽车业界甚至举了一个墨西哥的例子来警示。几年前,中国车在墨西哥新车市场的份额还不到5%,如今已经飙升到三分之一。眼看局面失控,墨西哥政府不得不紧急把中国进口车的关税从20%拉到50%。这种发展速度和冲击力,加拿大业内人士担心一旦市场大门敞开,同样的局面迟早会重演。 0 j3 {$ \/ W9 x; O' q! |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又变得很现实。谁不想买到便宜又好用的车?特别是眼下油价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压力还没过去,能有个两万加元出头的电动车可选,对普通家庭来说几乎是“救命稻草”。偏偏关税让这些车价格翻倍,普通人只好继续忍受高油价,转型愿望被拖慢。 6 A( K$ b2 f7 p( q
所以,现在的矛盾就卡在这里:农民需要市场,消费者需要实惠的车,本地制造业则担心饭碗被抢。
& }; t8 L7 h0 Q3 [/ c4 E* Z3 x- q政府如果松动关税,农民和消费者可能受益,但制造业和就业风险极大;如果继续坚持高关税,本地产业稳住了,却得罪农民和广大消费者。无论怎么选,都有人要失望。
$ [8 }" K+ ]! E9 O$ f5 u% P' B* R萨斯喀彻温的农民和安省的汽车工人,一个想要出口粮食,一个要保护车企,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群体,但在关税问题上却被硬生生绑在了一起。这让加拿大政府的处境更加棘手。
3 k! p: e) t3 K$ Q0 o随着10月关税审查的截止日期逼近,这个问题必然会成为新闻焦点。是继续坚守关税,守住本土产业和就业,还是冒险打开市场,为农民和消费者换取空间?答案也许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哪种选择,加拿大未来的电动车市场和对华贸易格局都将因此发生深远变化。
& }3 I/ M, W0 Y
. v6 c) `$ H5 d/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