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8|回复: 0

面积最大古代竹席、年代最早楚式升鼎……武王墩墓越挖越“宝藏”!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8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42066
发表于 2024-4-19 03:3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昨天(16日),国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即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相关负责人表示,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初步推断主墓(一号墓)可能为战国晚期楚国迁都寿春城之后的楚国王级墓葬。历经将近5年的考古发掘,武王墩主墓的规模结构已明确,除了主椁室尚未揭开,8个侧边椁室所埋藏的文物,已经显现出来,目前,考古发掘已进入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阶段。

/ v3 G; m1 K8 E9 W
主墓规模结构已明确 文物已显露

- g5 E9 e( x( k( P# K, F9 ]) S2 s2 Q- A
位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主墓(一号墓),于2020年正式启动考古发掘。2024年3月7日开始拆解椁盖板,至3月27日,四层椁盖板已全部完成提取,共计443根,总重约153吨。

& f$ l0 n$ a& X+ g& e
截至目前,武王墩主墓最核心的椁室显露出来,其结构布局已经清晰:
0 P. ?- G( }* Q
墓坑底部接近正方形,边长约22米,中间区域用巨大枋木搭建起“亞”字形、9室、多重棺椁结构的木椁室。大墓基本为正南正北走向,东、南、西、北共8个侧室,分别藏有铜礼器、生活用器、木俑、乐器等文物。

! n2 h, W  |: b; I
dZw3TBZHSSt9Wadz.jpg

* Y- r7 ~: {! o- k
) k: Y# p2 g# A% l. K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 张闻捷:通过我们的考古发掘工作,它的整个埋藏性质相对是比较清晰的。东室基本上是埋葬各类青铜的礼器,包括鼎、簋等这样一些器物。北边的这个室,它应该是象征乐府,主要随葬乐器的。南室主要是随葬各类生活用具的,包括一些漆木器,可能还有一些兵马器。西室营造了一个乐舞和车马出行的场景。

6 T) w; T& M0 T( C2 a  v& @. r
SMa0mI9UmPhRv0cI.jpg
1 H9 e5 U* l% i7 U( Q  n* {

% l7 m  B. m; U( c" d7 V
从墓底到地表开口深度达19米,椁室顶部至地表则为15米。尤其是椁室盖板用巨大的枋木与薄板依次交替,形成多层封护。椁顶部覆盖竹席,竹席以上是填土。科学研究显示,填土从下往上,黏性较强、透水率较低的青膏泥含量递减。而填土还进行过层层夯筑。

" N. g2 I1 ^1 k2 y- c
S9B9PjQ8OvBu2982.jpg
8 {* ]% h. Y7 X9 b

. J% v: C6 y0 ?4 X4 n7 ]" W$ S8 C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夯筑的话,它会更致密,这样的它可以隔绝氧气,对文物的保存是越有利的。

5 c9 r' Q% X7 o
be66uU641P68rg68.jpg

, S2 T8 ^6 A7 Q

' p# b! C2 i% n) b5 Y: v4 P
在地表,武王墩大墓开口为正方形,边长约为51米。地表以上的封土高14米。另外,在墓室东侧,有一条长达42米的斜坡墓道。墓圹四壁有台阶逐级内收,台阶表面用青膏泥加固。

0 {( t( q# p; S6 s8 d3 W. Y9 ]
NyM7FDP5Yz76yY7F.jpg

) J, |8 a( t5 F0 N# P; m
" D, L. \4 H8 `0 P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领队 宫希成: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它是楚王级别的墓葬,能够反映当时整个楚国的经济水平、政治制度,包括工艺的制造水平,是一个非常比较全面的资料,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的。
- k8 _# o% W" y( Y7 [
武王墩墓提取目前已知面积最大古代竹席

8 I; ^1 q0 V+ h8 h0 v. _1 w" l
记者从武王墩墓考古队获悉,在逐层发掘时,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层竹席,以竹席为界,上面是填土,下面是椁室。经初步测量,竹席面积超过200平方米,这是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古代竹席。
0 O5 |# k; [/ s% T: v# K
这就是武王墩墓近期提取出土的竹席局部。在实验室内,经过临时加固、污染物清理、干燥定型等精细化处理,目前,其保存状态基本稳定下来,为后续竹席规模化保护奠定了基础。

# Q* [3 y$ H. H' q, Y+ m
B9bF9Y3ZKKvfFKKB.jpg

4 v$ m- |9 n9 ~; o. ]  G" h
* ~# W: f/ G, S- K8 o2 q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编织的工艺跟资料上发布的楚国竹席的编织方式应该是类似的,都是人字纹。竹席是有四层的,但这四层之间并没有编织关系,并没有连在一起,它相当于是单层然后四层摞在一块。
2 C; O( d3 \7 I
TgB3ZwpBG0jdgB8w.jpg
8 |$ r2 z+ y+ X! V# Y& W  \  r
0 v2 Z+ ]7 ~0 y  l; S4 ^0 t
5张竹席分别平铺在椁室五大区域上
+ o2 q) L( k' z
专家介绍,从整体布局来看,武王墩墓的9个木椁室,大致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5张竹席就分别平铺在五大区域上,在椁室的边缘下垂后,再延伸至填土里。历经两千多年重压、降解,竹席和下面的盖板结合紧密。当盖板变形后,竹席也随之开裂。

4 O. h$ Y. i5 O
CT5XNc1zJnsm1mON.jpg

: q" k' p. t* z; F! k3 H( ]
% X2 `) R3 v2 W3 Q. H  J' z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考虑到后期的保护、保存以及展示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按照椁盖板这个顺序,然后进行一条条提取。

% D: T* q2 w% \8 i: z
TF1AwnZ1l2Ff8y8k.jpg
: }2 H! p' d# W" i0 y: C5 g% c  P
/ y# Q; G. Z$ V, _5 F" r
初步测量竹席整体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5 T$ t1 o4 \- ?  ~! @' G
截至目前,考古队员共提取竹席78条,每条宽度约45厘米,最长约7.5米。竹席整体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 m1 v9 @$ \" }8 @, l
oGdN2dYFhtThdDHK.jpg
0 R* P" \) ?6 X% h& C

4 Z8 ^% i4 b% g  M( n4 P: p+ W, d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可能是目前我们提取上来的国内外最大的这个古代竹席。因为它是覆盖木椁室然后曼延下去伸到土椁室里去的,但是具体伸到什么区域,目前可能还需要后续的考古发掘,才能确定到这个竹席的具体的边界。

6 t3 `2 H' P7 H
j3cuq2ccN2W7I41h.jpg

2 j. h/ K4 g' q; W
4 C/ j6 z) _+ Z) l
目前,已提取的竹席,浸泡在文物库房内,仍用纱布以及薄荷醇加固,已形成一套竹席现场加固提取与包装运输和实验室稳定性保护的技术方法体系。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武王墩相关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接下来,考古专家将逐步实施竹席的保护修复工作,以便将来能在博物馆展示。
* A7 Q+ d9 X  z6 P
礼制与个性共存的楚国礼器

3 n% n+ U# n" R4 ~7 y7 Y& C( e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器仍然在各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远离中原的南方大国,楚国的礼器既有自己独特的器型和组合方式,又深刻遵循着中原周礼的内在逻辑,这种与中原国家若即若离的关系,为楚国的礼制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 X' m4 D* g- Y& H8 ^8 d" l
升鼎:楚国特有礼器

+ k3 \, R) H( W6 q' E
束腰、平底、双耳外撇、器身内敛,这种独特的鼎就是楚国特有的礼器——升鼎。在中国,鼎的历史非常悠久,最初为烹煮食物的炊具,在商周之际成为礼器的核心,既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也是贵族等级的标志。而与当时中原地区大肚圆底的鼎不同,楚国的升鼎展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造型的全新的工艺形象。

6 X* ?3 O2 _& R, Q2 q# y
UMP6wrqo8imihWSM.jpg

8 v/ |2 R+ t! h) N6 N0 j

0 o2 |' @3 o( v6 {' G7 ]
湖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 杨理胜:我们都知道“楚人好细腰”,那么楚人的这种审美风格,会体现在特别重要的礼器当中,所以我们看到升鼎它是束腰的,楚人他借鉴了周礼,但是在这种借鉴的过程当中,他对鼎的形制有一个基本的改造。
: E, ?2 _: b% K0 p0 k% r
NhXXJVz12ZXZ9nJ9.jpg
! n' \+ S* h. B& k. e
$ }- K2 p- b/ J  o, j% s6 O  Q% x4 ?  a
克黄升鼎: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楚式升鼎
% p) e; U7 K" n' D2 K
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楚式升鼎,是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克黄升鼎,这件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通高46厘米,重达4.3千克,虽然纹饰简单,但已经具备了后世楚国升鼎的基本特征。这种有别于传统造型的全新形象,既是狂放不羁的楚人大胆创新的结果,也是国势强盛后的楚国谋求属于自己的文化特性的时代产物。除了在单个器物的造型上面标新立异,楚人还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礼器组合形式。
$ p6 j% h! p  b4 i1 n' o$ S
BRg0YYYfAC6s0FgH.jpg
% ^4 ~6 o) ~* F, j- [# \3 l( U

4 V, ~* S; s0 Z/ T
湖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 杨理胜:周的这种器物组合,它是鼎、簋(guǐ)组合为主,但是楚人在春秋的时候他开始标新立异了,他觉得我不服周,我要有一套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楚人以簠(fǔ)代簋,簠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器物,装粮食用的,它其实是上下相同的一个东西,正是这种上而下,下而上这种组合的关系,这体现出老子哲学里面的一种混沌的这种思想。
: Z- V. {& f* K: O
t3egz49zwHE6Ej61.jpg
: I! n' p: A$ H/ ^
5 F' v) b, f9 B6 J  C- ]$ r/ t
专家介绍,在战国以后,楚国人还演化出了鼎敦(duì)壶、鼎盒壶等多样的礼器组合形式。虽然花样不断翻新,但在排列形式上,楚人仍然严格恪守着周礼的规定。

+ z3 g, W: g2 S
c2PhW1RP2W9HaApf.jpg

5 ~/ g" P6 g5 x3 l. R- u
; s7 x: ~7 n- C0 T8 o1 B& |
湖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 杨理胜:比如说我要配九鼎八簋(簠),我要配七鼎六簋(簠)之类的,这种器物的组合,它的鼎的数量的多少是比较严格的,楚国的高等级的贵族墓,至少是大夫一级的这种高等级的贵族墓,对周礼在很大程度上面也是认同的。

* F2 Z1 K$ K/ d6 A
(总台央视记者 艾达 张立雷 王晨 王帅 王宁 )
3 z+ y6 l. ?. C% Q. }( o
                    【责任编辑:李平书】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4-11-14 20:17 , Processed in 0.01934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