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一种很特别的生活方式,叫“主题月生活法”。在社交平台上,关于“主题月生活法”的讨论持续升温,相关话题浏览量高达47.3万,实践过这一方法的人数更是不计其数。(5月6日《北京青年报》) 9 M, Y Y3 s8 y! {: x {5 `
按照众多网友的实践总结,“主题月生活法”就是每月为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个固定主题,可以是自己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也可以是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某一件事,在这一个月时间里,除了上班、学习等固定生活之外,将业余时间优先投入这一主题的活动中。 6 P" O7 j2 }6 |2 p: E1 a- ?
这种以月为单位的生活模式,精准指向了年轻人的几大痛点:三分钟热度、难以执行、时间精力碎片化……实践者通常列出一整年的“主题月”清单,比如运动、旅行、画画、读书、摄影等,然后按计划逐月践行,确保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为此,需要实践者本人严格自律、战胜惰性,超越过去的自己。显然,这并非容易之事。 c, A8 _+ |! z* ]- r" [
如今,“主题月生活法”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他们热衷的生活新方式,实践者赞扬碎片时间被有效利用,甚至称之为“逆天改命”。比如,一名网友经过一年实践,不再沉迷手机,碎片时间也不会觉得无聊,生活有了支点,专注力、行动力也在变强,并且从最初的“刻意引导自己去做月度任务”到后来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无疑是个可喜的现象。 ) L: d, N& f+ [" u6 N
不过,面对“主题月生活法”升温,还需理性看待其背后的问题与挑战。比如,有的实践者缺乏主见,随波逐流;有的为主题而主题,被网友质疑有“拗造型”之嫌。应该说,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去定义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实和有意义的。实践者无需在乎他人的评价和眼光,践行“主题月生活法”,就像穿鞋子一样,合脚、舒服就好。
/ h0 b& t- `" N$ O尽管生活方式并无统一标准,没有对错之分,却有好与更好之别。比如,去年以来,用“贯口”方式给游客介绍颐和园四大部洲的保洁员张旭,以及操一口流利英语为外国人指路的北京环卫大姐张建娜,相继在社交平台走红。他们的相同点是,十多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深耕兴趣爱好,锤炼自己的“一技之长”,不仅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实现了精神丰盈,还能为从事的工作“添彩加色”。这是值得“主题月生活法”实践者认真学习借鉴的。
- w% V3 `) i: N( E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现实中,有人将大把的业余时间用于搞应酬、玩游戏、刷视频,确实可以让自己快乐,但却难以实现有价值的成长。而厉害的人,早就在闲暇时光里,为自己的未来铺好了路。
& K- x4 e# ^& l8 M比如,在深圳搞金融的“90后”作家海漄,本职工作是一线银行基层员工,经常是“996”的节奏,他硬是靠着在八小时之外,“挣脱现实的引力”写作,凭借作品《时空画师》,一举摘得雨果奖。海漄的经历启示人们:工作再忙,也要努力让自己活得像“一支队伍”,找准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整合业余时间,知难而进,锲而不舍,让自己变得日益强大起来。 + {5 o4 z4 L1 @4 i& E
人生的成长,始于自我觉醒;人生的进步,始于自我改变。我们乐见“主题月生活法”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希望年轻人都能成为时间管理高手,牢牢把握人生主动权,大胆实践自己的生活方式,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5 z! L9 t0 [. y) l4 A在此基础上,年轻人还应保持定力、凝神静气,将“主题月”变成“主题年”,直至更长的时间,将至爱的兴趣爱好变成特长,用实力为自己加持,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