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美国决策界都认为,对于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应该予以限制。然而,中国的成功凸显美对华决策正犯下“灾难性的错误”。戴维·戈德曼5月21日在香港亚洲时报网站发表《两个单词解释中国出口“激增”:全球南方》一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全文摘编如下:# M( H( L/ f+ Y- j0 p$ l2 \" ^
与在西方政策分析人士中流行的一种说法相反,并不存在中国“出口激增”。中国对发达市场的出口多年来停滞不前,但对全球南方的出口却翻了一番。
* V' X+ W4 x3 ]+ G+ E不仅中国对全球南方的出口总额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增长,而且它对亚洲、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北非和中亚等各地区的出口也都出现大幅增长。# U% c6 k" O' z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出口成功反映了一种新型三角贸易。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对价值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激发了这种三角贸易。中国将零部件和资本货物运往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国,然后这些国家将它们组装,再销往美国。
r: g/ u! @& `3 }* q9 e2 {; ^$ ?亚洲时报网站在2023年4月3日的一份报告中首次记录这种对美国关税的大型规避行为。此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和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的研究结果也得出同样结论: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中国供应链。, B( B& r0 e' j- U) u
中国先向全球南方出口,之后美国再从全球南方进口,这中间大概有两个月时间差。中国对全球南方的出口已经从2020年的每月约900亿美元跃升至如今的每月1500亿美元,即单月增长600亿美元。其中约一半——即每月300亿美元——出现在美国从第三国的进口额增幅中。
. W6 N0 c& @( l0 t: [* b而另一半则来自中国在过去几年里已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数字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电子设备。$ A/ Z& x# }" J% g6 r1 i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贸易发生这种大轮转——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经济中发生的、以绝对数量来论最重大发展——然而几乎没有任何美国分析人士对此发表评论。& z9 ^0 ]6 z$ q/ t# a# m
美国决策界的几乎所有部门关于中国都达成共识,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共识是错误的,就像任何预测结果都可能是错误的一样。/ G: w: G% m v0 c M
这一共识认为,中国即使不爆发危机也在衰落,而且认为美国限制出口先进芯片会挫败中国的技术雄心。) H9 Y' t3 R: l3 c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南方的其他国家复制其工业化的某些方面。
$ M/ w# B: K' @' U* `% }9 V" U2015年,我与墨西哥外交官们参观华为公司在深圳的总部。我们看到他们的产品线,听了一个讲座,讲述墨西哥在数字宽带方面的不足及其通过廉价高速数据也许能完成的伟大事情。4 h5 M; p6 }6 L
我觉得这项研究很全面很透彻,并随口问华为公司是否专门准备了这些材料。我被告知:“不是的。我们为100个国家制订数字计划。你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查到它们。”0 S5 r0 ^) o3 h
美国分析人士在这个问题上沉默不语,不仅仅是无知或懒散的表现。这反映出他们不愿承认灾难性的集体决策失败。实际上,整个美国决策界都认为,对于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应该予以限制,而且禁止美国技术出口将压制住中国。
5 R: D( \$ e# v6 y T特朗普政府停止向华为公司出口先进芯片,带来第一轮冲击。美国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无法获得先进芯片,中国将无法铺设全国5G网络。* T9 c( I# c8 D% k8 j% s
然而,五年后,中国已拥有约380万座5G基站,而美国只有10万座。
+ J4 [$ P, `, p- \% q$ v/ Y第二轮冲击是,2022年10月,华盛顿实施“核选项”,限制向所有中国企业——不仅是华为公司——出口先进芯片和设备。一年后,华为公司推出Mate 60手机。. Z5 r2 ?+ \3 B% I2 }- N
美国决策界不可能承认这是集体犯下的、灾难性的错误,它正在尝试对中国的成功作出解释。正如《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所写的,这是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并以“第二次中国冲击”威胁全世界这一流行说法被创造出来的动机。
( y. L: J3 b: N) J“第二次中国冲击”这一概念的麻烦之处在于,中国对与其直接竞争的发达市场的出口减少,而不是增加,同时它正在向全球南方出口更多商品。
g; K4 s% o! }- c: p% T; J% H6 \但是,比起研究贸易数据中显而易见的规律并得出结论——美国的对华决策失败了,宣扬这一概念并没有那么令人尴尬。7 G7 ^2 l, B" w w% L u
【责任编辑:邵冰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