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h1 B0 V& v; p8 D
5 R B0 [ T. C: d去年底,加拿大温尼伯有两起华人相关的事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3 K) T6 g# D4 n @) u一个是患抑郁症的陪读妈妈离家出走,很多人在帮忙转发信息,有一些朋友组队去郊外寻找。* V1 Q. k- A! Z: D" \0 ~1 w, B
' G$ G3 o! W, `- n. ~- M5 A3 G
但号称“宁古塔”的温尼伯冬季有时候会到零下二三十度,即使穿着羽绒服在户外待一两个小时都冻得受不了。遗憾的是这个陪读妈妈最终没有找回来。0 L+ G h# B0 A1 O% {( i
( D5 B7 \+ K1 G# ~0 {
不久之后,又听说了这件事,一位在银行工作的一个孩子妈妈身患癌症不幸去世,有三个年幼的孩子。
4 T# V1 w7 W, a3 H0 @* [4 G$ X6 X. t% `5 m) o7 ]: V1 w5 W* Q% ?5 `
虽说在加拿大18岁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有600加元左右的牛奶金,但这边毕竟物价是国内的三四倍,三个孩子年龄都小,需要孩子爸爸去照顾,估计没办法工作。( [- R3 J/ G$ J
5 C5 E) @# V+ X! ~" V如果没有买房或需要还房贷,生活也会捉襟见肘。看到一些华人协会在组织捐款。大约一两个月后,大家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X7 E* R3 l$ D, U, q
+ g0 `9 Q5 D- s- D
直到几周前看到了患癌离世者的丈夫写的一篇《我妻之死》的怀念文章,前面一两周基本上在加拿大的华人圈里转发,有人同情,有人批评。' R! i1 c0 k: R0 D R
$ o2 v9 j, v) j- I# `
! p; V2 ^2 Q1 g+ W3 T: x
! Z+ V1 u9 ?! }! @大约一个月后竟然传到了国内的媒体。除了少量的同情更多的是批评,有人批评他享受了加拿大的免费医疗只字不提却在质疑医生合规的做法。1 y) k% ?! m |6 b! ~! V& a$ _
+ S9 G+ \$ F" N! W( p) v& f+ L! r有人批评他没有担当不工作,甚至没有考到驾照,靠妻子养活,有人批评他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人甚至说他活该,国内的大学教授不做去加拿大找不到工作。
6 m$ s) G# v3 h4 j" m& _9 s4 W" }' @: E: V* ^
本着“不吃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原则没有做任何评论,口罩后来到加拿大的家庭吃过了多少苦,受过了多少煎熬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
% w! a O( P7 Y1 M3 w6 B( A/ ?/ a那个拖家带口的人来到这边后被残酷的现状压的喘不过气,有多少个老爷们偷偷的抹眼泪。9 K0 F" q; ^7 y# N
1 M) [: d& |0 b- C; J" y) X1 N& L6 T最初我是同情他的,为了一家人换个环境生活无可厚非,但不幸的是一家人不再圆满。
+ k: S+ w" j, B* L0 w* m, F! B从他的文章中可以读出,他老婆负责主外,读书+工作+开车接送孩子,他主内,负责照顾起居等。, z7 a- m9 V+ i6 M' M4 r0 o
. e$ w- S7 W1 c/ d0 s
, N6 v& C( B# B' I' f. z
! W; p3 h, F2 r2 g. |4 V
4 E' _3 B. H" z f# d但看了他的两篇文章后觉得他缺少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在北美没有车就相当于没有腿,他三次没有考到本地驾照就放弃了。我们所在的城市温尼伯,平均通过率是人均3.5次。/ ^' e$ y! I5 h0 H; H) t
我也练了很多次考了2次才过。身边考六七次还没通过的人还真不少,特别是有些还是国内多年驾龄的老司机。这边考试不是不是看你经验,而是你对交通规则和路权的认知。
# r. g% d/ n6 U0 b但家里有三个孩子,且他老婆在上学,毕竟时间上有冲突。且每周去超市采购,外出办事等都需要开车。如果他没有考到驾照,势必由有驾照的老婆去接送。
; i: f. ]5 ?* `. l# E( ?0 x2 R
# A) T4 P! l& E; M( {中国有句古话“死者为大”,他在后续的文章及追悼会上强调他妻子是个“倔强不听劝”的人,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 t% U3 Y+ }: w( F9 s" U
他写文章怀念妻子没有错,甚至值得称赞,但文末的求捐款买童书让很多本地华人立刻反感了起来。
- ^" r$ W; h- p& s" H) l5 W9 Z- G( ]( H4 c7 ^+ s
要知道这边图书馆的藏书非常多,且童书量非常丰富。任何签证都可以办理图书证,每次可免费借阅50本书。
! m, k+ H$ \! I3 Z! i5 B5 s$ l
8 d9 I5 }5 q, d# ?4 h% B3 i有人挖出了更多细节,比如已经得到了当地协会以及他妻子工作单位两次捐款,在房贷银行免除了他们的贷款。, o7 M$ f! r; C5 n; }
他的房产和捐款等资产已经远超于本地很多华人的积蓄。比如他还在上海还有一套房子。
& u* f# A$ r' D t; X
4 z# S9 O4 C1 ~; \; b) ~8 U( I+ Q' Q所以有人把他称作为加拿大“林生斌”,在反复消费妻子来谋取利益。且不论是写第二篇文章来解释或者某油管大V的采访洗白。又迎来了第二轮的发酵和反感。5 W( y7 O+ Y7 r; c
( O3 |4 c9 |' y& d' @0 N
1 C* {' f D" F* @
! Z% p7 P: S% L他的解释不太符合常人逻辑,比如为了给老婆补身体,所以他学会了钓鱼,且让怀有身孕的老婆来杀鱼。感觉像是六七十缺衣少食的年代。' D1 Y* I9 B& |+ }% O
+ R0 R) B0 k5 i8 \5 D
比如他没5F驾照也经常开车,但温尼伯是通过了笔试拿到5A驾照后才能报名路考,而通过了笔试开车必须有个老司机坐在旁边才符合法规。. L" [4 ^& w# M
2 G& C( z# T3 @9 }% t# X b
加拿大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独自在家,难道每次接送其中1个孩子,另外2个孩子也是坐在车上后排,他老婆坐副驾他来开车?不符合常理,要不就是他违规驾驶。$ q' |7 b7 w1 `0 v$ c, k' n) b0 [
+ t0 ~2 ?3 |* u! D5 E2 R比如说他经常走路接送3个孩子,夏天或许可以理解,冬季动辄零下二三十度,加上常刮风,体感温度再降几度。应该没人看到过他1人带1个小儿子去接送2个女儿吧?; t1 s$ C6 y% j
" V: g& D) y. x2 D8 b* c
有人甚至建议他把《我妻之死》改为《我的奴隶之死》,听起来很残酷,但好像他在家庭中的担当是远少于妻子的。
0 K, I5 E+ ~' J; N1 p- s% ^/ K1 a$ p8 S9 v P- ^5 V
一个家庭中夫妻相处久了,不论年龄或学历差距多大。慢慢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你觉得呢?4 K/ D) O8 |$ e2 o$ l. x8 T
+ n" D c$ o' ~/ Z S
祝福这个家庭经历这场风雨后,这位北大博士爸爸能强大起来,给三个孩子撑起一片天。如果可以,我愿意给这位爸爸做Supervisor,陪他免费练车,考到5F驾照。) d; B, p! Q4 Y; s8 |- ~
不论怎么样,移民是一条充满血与泪的路,语言、社会规则、文化冲突、资金存款、持续收入等都是这条路上的拦路虎。
@( O, [/ U5 `" ~$ a6 D1 N; X( n夫妻同心、分工合作、坚定信心、有的放矢,就有机会达成目标。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他/她,祝福荆棘路上同行人! |
|